关闭
老人出书 家族出书 单位出书 教师出书
学生出书 自费出书 博客出书 其他出书
 
 

手机:13037972986

电话:0951-7895312 7895346

腾讯QQ在线客服

地址:银川市金凤区新昌西路132号银川当代文学艺术中心图书编著中心园

网址:http://www.csw66.com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版权转让 > >> 信息详情

旅途歌吟

发布日期:2013-03-22 10:01:00 

                                    点击封面放大欣赏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旅途歌吟/ 谷利民著. -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2013.3
(新世纪文化丛书. 第2 辑/ 杜哲主编)
ISBN 978 -7-5059-8091-4
Ⅰ . ①旅… Ⅱ . ①谷… Ⅲ . ①诗词- 作品集- 中国- 当代
Ⅳ . ① I22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 数据核字(2013) 第030162 号

 

且歌且吟霞满天(序一)

    —序谷利民兄《旅途歌吟》

                        谷中山

我与利民兄,同族同宗、同,然,利民兄寄居他乡,咫尺天涯,谋面甚晚

初识利民兄,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在贺龙中学执教高中语文。凭着多年练就的深厚功底,在课堂上纵横捭阖他所教班级连续几届高考成绩,名列全县第一。经历了高考的检验,理所当然的成了名师。时任县教育局长的我,也理所当然地听说了这个名字。

后来,因为工作需要,县局破格将他调县教研室任主任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在工作中他严谨认真,精益求精,攻坚克难,屡有佳绩。那,既有长途乡调研的同共苦,也有冒严寒送我去永顺县委上任的依依惜别。此后至今三十余年,于公,肝胆相照于私,清淡如水

利民兄七十大寿将届,故旧门生相邀祝贺,他的诗词《旅途歌吟》将付梓成书,请我为其序,不容辞焉。

拼命工作情似火

古往今来的读书人大多对名利心怀向往孟浩然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说穿了就想做官;才高如诗仙者,也因怀才不遇捉月而死……但不管怎样,想凭着读书而步入天堂仍然是一代又一代读书人不追求

利民兄出身书香门弟。虽然时代的局限,使他不能学途顺畅。但家学渊源,造就了他自强不息的秉性和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天道酬勤,在他自学求知又立志从教的路上终于出现了光明。

教书育人,被称作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或许有人会把它当做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勉强所就利民兄却把它奉为终身快乐的职业。

试想,未读过正规大学的他在教学中要经历怎样的边教边学?凭着对教育工作的痴爱,硬是一步一个脚印走来,从一名小学代课教师成长为颇有成就的高中语文把关教师,其间包含了多少鲜为人知的艰辛!

利民兄不仅学习中有一股钻劲,工作中更有一股拚劲。1984半年,他刚调教育局工作不久除了本职工作以外,还在一中、四中、教师进修学校党校、农行处,轮流为各种学员补习高中课程。拼命精神,可见一斑。这年秋季,利民兄主持全县作文三级训练体系实验。他经常下到各校,指导老师们搞好作文教学,实验成果在教育界影响很大

1958年走上讲台,到1993年从教育局长任上任县计委主任止,利民兄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对爱岗敬业做了诠释。望崦嵫而勿迫,恐鹈之先鸣半生辛勤苦育栋梁才的生动写照。

淡泊名利视如烟

文人,真正的文人,其实可以得而不喜,失而不忧!范文正公一句宠辱就足以垂范千秋。

我任永顺委书记期间,利民兄才华的赏识,调他去永顺县委机关工作安排一个重要岗位。当我去函征求他的意见时,他竟然婉拒。我以为他是个不谙世道的迂腐子。殊不知,人各有志,他不肯离开他深深热爱的教育事业。答案在《旅途歌吟》第一页中可以找到

平生无大志,但求会教书。

桃李满天下,春风拂银丝。

别人削尖脑袋“掷笔从政”而不得,他却甘当“孩子王”而不弃。孰迂孰精,坦然明白。

两袖清风含笑立

历代优秀的文人,无不心系国民生。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俱欢颜。郑板桥则感叹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如果稍作夸张,利民兄的自题联八品学官,壮志难酬桃李愿;一介书生,雄心苦育栋梁材,也算有古代文人志士的情怀。他的诗词造诣不及古代大师远甚,但为官几任都是两袖清风。造福乡里,令人崇敬不已,用切实的言行写下了一行行感人的旅途诗篇

由于众望所归,不为官的利民兄还是当了几任,先后担任县教育局长、县计委主任,退休前还是县政府副调研员(副处级),尤其是连任两届计委主任,大权在握,举足轻重。如果他头脑聪明一点,什么利益谋不到?正如湖南省计委《经济导刊》主编龚新平评价的:谷利民与众不同的一个特点是虽然身在官场,却始终保持着知识分子的本色。为官十多年下来,并没有半点利益沾手,更别说为亲友谋了。

那些时候,每次见到他,都是在快步走路;每次听说他都是在快速办事。而所办之事全都是人民谋利,为桑梓学子造福。可惜的是,《旅途歌吟》很少记载这些。既然利民兄本人不愿多提,我在这里也就不想一一枚举。自家乡人民记住他所做的点点滴滴。

1999年,利民兄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本可以悠游山水,找点乐子,可他却干起了他的老本行——教书。有人觉得不可理解,得知以后,敬意油然而生

细细想来,古往今来,当官不敛的其实也不少:曾经有人高官居斗室,遗产一两银。退休后的利民兄靠教书发挥余热原也在情理之中,更何况教书本来就是他钟爱的职业。

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惑:怎样公正客观地评价利民兄?他风流儒雅,风趣幽默,有学者风范,他处变不惊,举重若轻,又有公仆气度。当官员时像百姓,当百姓时像官员。既能和百姓打成一片,往来多白丁,又能和文人客往来酬唱,谈笑多鸿儒。《旅途歌吟》中与故交的诗词酬唱直如高山流水,正铮铮有声。他常为人作序题联,又何曾有铜臭之气呢?

               且歌且吟霞满天

退休之后,照理说该颐养天年了。而利民兄退而不休。除了写诗习字这些文人的雅兴以外。他还担任几项社会兼职,县老年大学的校长、白族学会的常务副会长、老科协的常务副会长。经常下乡搞调研和田野调查。样样工作干得有声有色。在老年大学,他常常与“几个老驴友,天天户外走。寄情山水自在游,徜林中路。”去年被评为全省“优秀老年大学校长”。在白族学会,他发掘、传承白族文化不遗余力,短短两年时间他主编出版了两本白族专著。在老科协,他执笔撰写了几篇有份量的调研文章。他是满腔热情为贫困山区农民的脱贫致富上下求索,奔走呼号。赤子之心,跃然纸上。

写到这里,似乎有些偏离主题。但是,利民兄的诗文不仅是写在纸上,而是写在养育他的山水之间,那是一般人看不见的无字之书!

依我看来,利民兄的诗词笔力雄健而又细腻,既有豪迈奔放的,又有婉约深沉的。更主要的是饱含深情,有感而发,绝非无病呻吟。当我们读到“二十年前的一个冬夜/我跪在床上,怀抱着临终的母亲/她的长发突然垂落在我的手上……”时,谁不为其真情感动唏嘘?当我们读到“寸草春晖憾千古,画荻断机垂万年”时,谁不为之击节三叹?!利民兄在前言中说“写诗行文,贵在写出真情实感”,信然。

受其感染,不顾多年提笔手生,就利民兄半生成就题诗一首,以为共鸣。

青春漫步入翰林,胸怀大志做园丁。

三千夭桃四海播,五百驯鹤九天鸣。

中岁听命做“计划”,脱贫致富课题新。

两袖清风含笑立,造福桑梓歌且吟。

但愿这本诗文集翰墨留香,传与世人共赏。

               2012年季冬 于张家界市天门山麓

(序作者为 原张家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巡视员、张家界市老科协会长、白族学会会长)

 

 

序二

 

杨政业

 

湘江楚水之士,自古文武兼备。因而澧水洞庭之畔,墨雨诗风千秋延绵。曾有伟人诗曰:“芙蓉国里尽朝晖”。湘楚大地,乃无数诗人墨客“梦里寻她千百度”之桃源仙境也。

壬辰之冬,湘西白子谷利民《旅途歌吟》置于案头。捧读再三,复而回味,几许相思,飞越关山。梦里之桑植,画中之武陵,诗赋之张家界,洪家关刘家坪之猎猎旌旗,似跃于眼帘。说点苍澧水,白子情深。看滇西湘西,一脉情怀。二百万白子白女,本为两地同宗。今朝缅我族之历史,瞻祖国之璀璨,岂不令人诗兴盎然,歌如潮涌。

泱泱中华,古时即有先民称南蛮北狄、东戎西夷。唐尧虞舜之后,瓜跌繁蔓,族群多有变迁分合,此乃天地之造化也,历史之孕育也。而湘西桑植白族,逾七百载春秋之隔,复与点苍洱水同宗俎豆,堪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之范例焉。其史之远,其情之浓。此文不宜详叙,略之不纪矣。

余访桑植之白族父老,乃本世纪两千年之首岁也。彼时李映德州长率团,谒洪家关贺龙元帅之府,访芙蓉桥白族之家。听歌于澧水,促膝于天子山下。其情其景,十余载犹铭于脑海,久久难以释怀。又相识谷中山、陈美林、谷利民、黄道英诸先生女士,迄今时有往来。此乃血浓于水,同族之谊,岂不亚于金玉之坚毅乎。

谷利民君实引为鄙人敬慕焉,其于白族之情,承袭老红军谷佑箴(云南省政协副主席)等前贤之风。为寻我族之史,数十载锲而不舍;为光我族之绩,跋涉于文海书山而荜路蓝缕。年届退休理当乐享天年之时,仍乐于“民家佬”之公益大事,奉于谷中山诸君麾下,连桑植白族之心,结大理白族之情,其行可颂,其为可勉。又利民君曾任教育局长、计委主任之职,责于国家而忠心耿耿,情于家人而孝道为先,谊于父老而勤勉为人。闲暇之时,先生吟诗作赋,公职之隙,集思为文。因之而不虚度年华,因此而有感为文。于其身上,可见乐天向上之品格,有似“踏遍青山人未老”之青春本色,令余时常感叹不及哉。

古语云: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利民君可引为余之文友也。自古文人可谓忧国忧民。屈子虽无高官,其忧国之诗可传千秋,莫言虽无厚禄,其文可辉中华文采。人若有思而能以文纪之,若有心而能以事为之,乃人生一大乐事也。

苦思数日,难违谷利民君令余赘序之命,乃羞而为之序。不妥之词,敬请桑植父老乡亲大鉴。鱼翔壬辰年冬吉日草于大理洱海之滨。

 

序作者为 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遗产局局长、大理学院兼职教授

 

 

 

关于我们 | 出版流程 | 基本价格 | 新书展示 | 精品图书 | 版权转让 | 咨询回复 | 联系我们 |
宁ICP备20000515号-1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77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号:新出银字第061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641100227744848C